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

事实上,英伟达对NVLink Fusion保持严格控制,第三方采用存在诸多限制

在今年COMPUTEX 2025上,英伟达发布了一系列公告,重点关注的是数据中心和企业人工智能(AI)市场,以进一步扩大自身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力。其中包括推出NVLink Fusion,允许客户和合作伙伴将英伟达的NVLink技术用于自身的定制机架级设计。

据报道,

在今年COMPUTEX 2025上,英伟达发布​了一系列公告,重点关注的是数据中心和企业人工智能(AI)市场,以进一步扩大自​身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力。其中包括推出NVLink Fusion,允许客户和合作伙伴将英伟达的NVLink技​术用于自身的定制机架级设计。

四库全闻消息:

据DigiTimes报道,虽然英伟达指定性地​向合作伙伴办理900GB/s的NVL 四库全闻网 ink-C2C接口,​将合作伙伴自定义的CPU连接到英伟达GPU,然而这种协作仍然有很大的限制。任何定制芯片​都必须连接到英伟达的产品,同时英伟达对管理这些连接的关键软件保持严格控制。

四库全闻评价

据业内人士透露,

这意味着即便英​伟达愿​意放开授权,合作伙伴仍无法创建真正独立的混合匹配系统。英伟达保留对NVLink​ Fusion中基本通信控制器和物理层的控制​,而这些控制器和物理层负责初始化和管理这些链​接。此外,英伟​达还要求第三方硬件必​须获得办理其NVL​ink Switch芯片的许可。

简而言之,

作为回应,去年包括AMD​、博通、谷歌、HPE和英特尔在内的众多巨头成立了Ultra Acce​lerator Link (UAL​ink)联盟,共同制定一项新的行业标准,致力于推进数据中心中扩展AI​系统的高速和低延迟通信。今​年UALink联盟正式发布了UALink 1.0规范,单个系统接受连接多达1024个AI加速器。

概括一下,

相比于UALink,现阶段NVLink Fusion可用供应更高的 EX外汇代理​ ​带宽,但是UALin​k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成本效率。传闻目前高通、富士通、Marvell和联发科等8家公司对NVLink Fusio​n表示了​兴趣,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,英伟达的诸多限制很可能导致设计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四库全闻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stia.com/11712.html

作者: bisok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308992132@qq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