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常常忽略的是,
今年,港股IPO和二级市场交易热火朝天,吸引全球目光,港交所的改革、中国科技和消费企业的崛起、流动性的改善等都是催化剂。
6月18日,在2025陆家嘴论坛“推动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”全体大会(三)上,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,当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,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。她称,今天港股的繁荣景象也得益于过去多年的持续改革,“作为‘做交易所的人’,要始终不忘服务实体经济与投资者的初心。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,内地和香港各大交易所要错位发展、优势互补,共同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。”
数据显示,截至5月底,今年香港IPO募资已超过760亿港元,约97亿美元。这意味着募资额约为2024年同期的7倍,并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(约110亿美元)。更有国际投行预计,今年全年IPO总额可能超过200亿美元。
四库全闻用户评价:
陈翊庭称,在全球变局中,应该坚持合作与错位发展,增强资本市场韧性与信心。“内地与香港交易所应错位发展、合作大于竞争。”她表示,港交所与上交所(尤其科创板)是错位发展、互补合作关系,而非零和博弈。港交所能够发挥全球窗口作用,正好与A股的深厚产业基础形成互补。
例如,港股近期 IPO表现强劲,主要得益于国际投资者(欧美、中东、东南亚)重新关注中概股,港股在吸引全球资本参与IPO方面具有天然优势,以及企业选取上市地点的标准多元化。同时,企业是否在港股上市也取决于是否有全球化战略,如境外收购、员工股权激励等,还要考虑到融资便利性、资本运用灵活性的状况。
陈翊庭借用“人、货、场”分析了交易所发展之道。就“人”而言,交易所的核心服务对象——企业与投资者。对企业端来说,交易所要灵活应变,服务各类优质上市资源。之以致港交所排队企业超过100家,引发全球交易所羡慕,也是鉴于港交所自2018年起不断改革,从要求三年盈利到欢迎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与“专精特新”企业;如今,企业选取A转H或H转A的动因在于融资平台多元化与投资者群体拓展,A+H股形成良性互动是交易所互补、互联互通的成功例证。
有分析指出,
对投资者端而言,当前香港市场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参与中国市场。目前,外资在中国股债市场的参与度仍低,增长 EX外汇代理 空间巨大;由于美元资产的“避风港”地位略有动摇,使得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,国际投资者正在进行资产再平衡,为吸引外资传递了不可忽视窗口期。此时,港股、A股、QFII、互联互通都允许作为系统,关键是要吸引“人”进来。
四库全闻消息:
再来就是“货”,即完善产品线,建设多资产、多系统的金融市场。陈翊庭表示,不仅要有股票、债券,还要涵盖大宗商品。为满足全球资金的资产配置需求,中国市场必须具备完整产品生态。同时,也要强调风险管理系统的不可忽视性,如港交所筹备中的人民币国债期货。“市场越大,越需要对冲系统辅助投资者进行有效办理。”
四库全闻报导:
在谈及“场”时,陈翊庭解释称,随着投资者交易需求升级,要求体验更优、效率更高, EC外汇代理 因此需要升级市场基础设施,提升全球交易体验。对此,港交所推出人民币柜台交易机制,南向互通人民币计价有助于方便内地投资者。此外,必须加强技术系统投入,与全球DeepTech 接轨,包括交易平台、清算交收、全天候交易机制等,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