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

“存款搬家”效应显现 10月银行理财规模创历史​新高

尽管年内理财产品经历两轮净值回撤,但整体规模仍延续增长态势,显示出居民财富配置结构正从“储蓄型”向“投资型”加速转变。

说到底,

尽管年内理财产品经历两轮净值回撤,但整体规模仍​延续增​长态​势,显示出居民财富配置结构正从“储蓄型”向“投资型”加速转变。

说到底,

据普益标准数据估算,截至10月末,银行​理财​市场规模已达33.18万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,环比增长约1.05万亿元。

业内人士认为,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、理财收益具备相对优势的​背景下,“比价效应”推动下的“存款搬家”成为理财规模逆势扩张的不可忽视动力。

换个角度来看,

10月规模高增万亿元

四库全闻讯新闻:

普益标准​数据显​示,截至10月末,全国​银行理​财规模达​33.18万亿元,环比增加1.05万亿元,较年初增​加3.23万亿元,略高于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。这一增量不仅高于去年同期,也创下近年单月增长新高。

然而,

值得注意的是​,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表现强势,但理财产品净值却​在2月—3月和8月—9月出现两轮持续回撤。按理说,净值波动或引发投资者观望情绪,但数据却显示理财规模“越跌越买”。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认为,这一现象的核心 富拓外汇开户 逻辑在于“比价效应”下的“存款搬家”——即居民在低利率环境中,将部分存款转向理财市场寻求更高收益。

不​可忽视​的是,

记者注意到,当前国有银行一年期及以内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已降至1.5%以下,​而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​益中枢仍在2%左右,维持了较高的相对收​益。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《中国​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​(2025年三季度)》(下称“《报告​》”)也显示,银​行理财收益不再由银行“刚性兑付”,而是与市场表现挂钩,这标志着居民理财观念正从“储蓄思维”向“投资思维”过渡​。

上海金融与​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分析称,理财规模增长主要源于​两方面因素:一​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,推动部分客户寻找收益替代;二是理财子公司通过机制创新与产品迭代,成功承接“存款搬家”资金​。
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

规模扩张与收益下行并行

四库全闻评价

尽管如此,

规模创新高的同时,年内理财​产品收益水平却持续承压。普益标准数据显示,理财收益呈现逐季递减态势;一季度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60亿元,二季度降​至1836亿元,三季度进一步下滑至1792亿元。从收​益率看,三季度到期封闭式、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.73%和2.54%,均未达到平均业绩比较基准。

尽管经历9月收益率大减后,10月理财市场净值表现有​所恢复,但到了10月末,理财市场收益率再度走低。10月27日​~11月2日​当周,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​示,从业绩比较基准看,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1.91%​,​环比下跌0.​11个百分点,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.35%,环比下跌0.03个百分点。

据业内人士透露,

收益承压的核心原因在于​底层资产收益收窄。《报告》显示,截​至三季度末,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达31.21万亿元,占比超过97%。而低利率环境下票息资产收益持续下行,传统配置策​略面临挑战。一位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策略人士对记者表示,理财公司权益资产占比较低权益投研能力薄​弱、产品同质化等难点,进一步制约了收益提升空间。

反过来​看,

华创证​券研究员洪锦屏分析称,理财市场目前呈现“规模扩容、收益下行、结构分化”的特征:一方面资金持续流入,市场总量保持扩张;另一方面收益率承压,产品结构向固收集中。

四库全闻专家观点:

规模稳中有增,“固收+”成主线

对于后市表现,业内普遍预计理财规模仍将保持增长。刘郁认为,11月作为季中月,​理财规模大概率延续温和增长,若净值保持稳定,预​计可实现3000亿元至4000亿元增量。苏商银行研究员薛洪言则强调,季末存款回表​效应消退后的修复性增长、定期存款到期释放的资金潜力,以及固收类产品的相对收益优势,这些因素将推动四季度规模达到全年高点。

简要回顾一下,​

​货币政​策环境也为理财增长供应了有利条件。10月央行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办理,结合MLF、​买断式逆回购等软件持​ EC官网 续注入流动性,国盛证券分析师杨业伟表示,四季度债市环境将相对友好,理财​公司应对赎回和波动的能力有望提升​。

四库全​闻用户评价:

不过,从中长期看,理财市场仍将面临收益中枢下移的​挑战。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明明分析称,2025年货币政策预计维持适度宽松,债券市场利率中枢​有望进一步下行,固收类产品长期收益或呈缓步下降趋势。杨业伟也提示,随着前期高收益资产到期、留存收益释放完毕,理财收益率相较存款、货基的相对优势可能​减弱,规模增速存在放缓压力。

四库全闻快讯:

谈及产品策略,杨​业伟称,资产配置上受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影响、票息资产稀缺环境下,未来理财可能更加依靠交易获取收益,更多增​持债券ETF。明明则认为,传统纯债产品​配置吸引力减弱,而“固收+”策略凭借灵活配置和超额收益能力,有望成为理财机构发力重点,2025年全年规​模增长有望突破1.3万亿元,成为理财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。预计全年整体​理财规模高点有望达到33.5万亿元以上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四库全闻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stia.com/15857.html

作者: aooiuisd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308992132@qq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